饆字详情
饆
飠部
共18画
左右结构
U+9946
CJK 基本汉字
饆字概述
〔饆〕字拼音是(bì),部首是飠部,总笔画是18画。
〔饆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飠、畢”,五行属金。
〔饆〕字仓颉码是OIWTJ,五笔是WYVF86,WVJG98,四角号码是86754,郑码是OXEB。
〔饆〕字的UNICODE是U+994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238,UTF-32:00009946,UTF-8:E9 A5 86。
〔饆〕字异体字是𪍪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: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409頁,第1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24頁,第2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420頁,第6字
音《廣韻》:𤰞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壁吉切,𡘋音必。《玉篇》:饆饠,餠屬,用麪爲之,中有餡。《資暇集》:蕃中畢氏、羅氏好食此味,因名畢羅 —— 後人加食旁爲饆饠。〇【按】《酉陽雜俎》有人夢入畢羅店,及醒,店子曰:郎君與客食畢羅二斤,何不計直而去。卽饆饠也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𪍪。
注解
〔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。
〔饆〕字拼音是b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畢。
〔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ì] ⑴ 〔~饠( luó )〕古代的一种夹馅面饼,如“韩约能作樱桃~~,其色不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