𢳟字概述
〔𢳟〕字拼音是(tǒng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𢳟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通”。
〔𢳟〕字仓颉码是QYNB,五笔是RCEP,郑码是DWXL。
〔𢳟〕字的UNICODE是U+22CD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2559,UTF-32:00022CDF,UTF-8:F0 A2 B3 9F。
〔𢳟〕字异体字是捅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𢳟”,请参考“捅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35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33頁,第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80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:他孔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吐孔切;《正韻》:他總切,𡘋音桶 —— 進前也、引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損動切,檧上聲 —— 義同。又,擊也。與
注解
〔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捅〕字拼音是tǒ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甬。
〔捅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甬( yǒng )声。本义是引;招引。
〔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ǒng] ⑴ 用棍、棒、刀、枪等戳刺⑵ 碰,触动⑶ 揭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