橦字详情

𭗱

tóngㄊㄨㄥˊchuángㄔㄨㄤˊ
木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+6A66 CJK 基本汉字
三级汉字通用字

木部

16画

12

16画 (橦)

左右结构

SUJF

DYTG

FSKB

40915

2870

U 6A66

横、竖、撇、点、点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横

橦字概述

〔橦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tóng、chuáng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橦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童”。

〔橦〕字仓颉码是DYTG,五笔是SUJF,四角号码是40915,郑码是FSKB,中文电码是2870

〔橦〕字的UNICODE是U+6A6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238,UTF-32:00006A66,UTF-8:E6 A9 A6。

〔橦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847

〔橦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tóngㄊㄨㄥˊ

基本解释

古书上指木棉树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木名,即草棉,梧桐木 levant cotton,一种多年生木本棉花,生长于中国云南省,其花瓣可织成布。
橦华(橦花。木本棉花);橦布(橦花布)

2chuángㄔㄨㄤˊ

基本解释

古代指旗杆、桅杆等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321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554頁,第23

標點整理本: 第501頁,第4

唐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徒紅切;《集韻》:徒東切,𡘋音同 —— 木名,花可爲布。左思〈蜀都賦〉:布有橦華。張揖曰:橦華柔脃,可績爲布,出永昌。

又,《唐韻》:職容切,音鍾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類篇》:木一截也。唐式,柴方三尺五寸曰一橦。

又,《集韻》:昌容切,音𧘂 —— 陷陣車也。本作䡴。晉書・宣帝紀》:輴櫓鉤橦,發矢石雨下。

又,《說文》、《唐韻》:宅江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傳江切,𡘋音幢。說文》:帳極也。玉篇》:竿也。或作幢。張衡〈西京賦〉:都盧尋橦。【李善註】都盧國人,體輕善緣。〇【按】本字音幢,本〈賦〉音同,下與鋒、逢叶。五經字樣》云:本音同,今借爲木橦字。

又,《正韻》:助莊切,音牀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博雅》:刺也。

注解

〔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橦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óng、chu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童

〔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óng] ⑴ 古书上指木棉树。 [chuáng] ⑴ 古代指旗杆、桅杆等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宅江切頁碼188頁,第17

橦帳極也。从木童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宅邦反頁碼474頁,第2行,第2

橦帳柱也。從木童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亦謂旌旗之幹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宅江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028頁,第1許惟賢453頁,第2

橦帳極也。

段注極,棟也。帳屋高処也。宋本,葉鈔本,小徐本作帳柱。按《西京賦》。都盧尋橦。謂植者也。

從木。

段注以木爲之。故從木。

童聲。

段注宅江切。三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幢,《說文》無。一幢當作[橦]。幢與𣄢同。

幢字《說文》無,正作橦。

橦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71頁,第13字
2陳昌治本第481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372頁
4說文校箋第237頁,第14字
5說文考正第232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822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443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3134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207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47頁,第7字
11標注說文第237頁,第8字
12說文注箋第1904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6023頁【補遺】第16894頁
14通訓定聲第127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495頁【崇文】第1977頁
16說文句讀第750頁
17章授筆記第246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889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580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