䀁字概述
〔䀁〕字拼音是(yòu),部首是皿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䀁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有、皿”。
〔䀁〕字仓颉码是KBBT,五笔是DELF,四角号码是40102,郑码是GDQL。
〔䀁〕字的UNICODE是U+400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6385,UTF-32:00004001,UTF-8:E4 80 81。
〔䀁〕字异体字是𥁓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皿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900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94頁,第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51頁,第4字
音《唐韻》:于救切;《集韻》:尤救切,𡘋音宥。《說文》:小甌也。《玉篇》:抒水器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云久切;《集韻》:云九切,𡘋宥上聲。又,《集韻》:胡隈切,音槐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或作𥁓。
注解
〔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皿部。
〔䀁〕字拼音是yò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有、皿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于救切頁碼第157頁,第6字續丁孫
䀁
小甌也。从皿有聲。讀若灰。一曰若賄。
𥁓
䀁或从右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延救反頁碼第397頁,第7行,第1字述
小甌也。從皿有聲。讀若灰。或曰若賄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97頁,第7行,第2字述
䀁或從右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于救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845頁,第1字許惟賢第374頁,第5字
小甌也。
段注甌,小盆也。《廣韵》。䀁,抒水器也。
从皿。有聲。讀若灰。
段注灰有二聲。古音皆在一部也。今音于救切。
一曰若賄。
段注賄从有聲。古音亦在一部。
䀁或从右。
段注右聲也。古亦在一部。
䀁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12頁,第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10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1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03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95頁,第1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695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221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76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020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25頁,第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01頁,第1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610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217頁【補遺】第1677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793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17頁【崇文】第166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621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179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500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