悠字详情
悠
悠字概述
〔悠〕字拼音是(yōu),部首是心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悠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攸、心”,五行属土。
〔悠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攸( yōu )声。本义是忧思。
〔悠〕字仓颉码是OKP,五笔是WHTN,四角号码是28334,郑码是NIMW,中文电码是1890,区位码是5138。
〔悠〕字的UNICODE是U+60A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736,UTF-32:000060A0,UTF-8:E6 82 A0。
〔悠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326,属常用字。
〔悠〕字异体字是𢚐、𢟅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27頁,第1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88頁,第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32頁,第18字
音《唐韻》:以周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夷周切,𡘋音由。《說文》:憂也。从心,攸聲。《詩・小雅》:悠悠我里。【註】悠悠,憂也。
义又,思也。《詩・周南》:悠哉悠哉。【箋】思之哉思之哉。
义又,遠也。《詩・鄘風》:驅馬悠悠。【註】悠悠,遠貌。又,〈周頌〉:於乎悠哉。【傳】悠,遠也。
义又,行貌。《詩・大雅》:悠悠南行。
义又,眇邈無期貌。《詩・正風》:悠悠蒼天。
义又,閒暇貌。《詩・小雅》:悠悠旆旌。
义又,通作攸。《孟子》:攸然而逝。《前漢・班固敘傳》:攸攸外寓。
义又,通作繇。《前漢・韋賢傳》:犬馬繇繇。讀作悠悠。
音又,叶延知切,音移。梁竦〈悼騷賦〉:彼皇麟之高舉兮,熙太淸之悠悠;臨岷川以懷恨兮,指丹海以爲期。
卷目:考證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愛日堂藏本: 第227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7頁,第41字
《詩・大雅》悠悠南行。
謹照原書大雅改小雅。
注解
〔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悠〕字拼音是yō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攸、心。
〔悠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攸( yōu )声。本义是忧思。
〔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ōu] ⑴ 久,远,长⑵ 在空中摆动⑶ 稳住,控制⑷ 闲适,闲散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以周切頁碼第356頁,第30字續丁孫
悠
憂也。从心攸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延秋反頁碼第865頁,第7行,第1字述
憂也。從心攸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曰:「悠悠乎深思而淺謀。」深思而憂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以周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052頁,第4字許惟賢第897頁,第10字
𢝊也。
段注《釋訓》曰:悠悠,洋洋,思也。《小雅》。悠悠我里。傳曰:悠悠,憂也。按此傳乃悠之本義。渭陽。悠悠我思。無傳。葢同《釋訓》。若黍離悠悠蒼天傳曰:悠悠,遠意。此謂悠同攸。攸同脩。古多叚攸爲脩。長也,遠也。
从心。攸聲。
段注以周切。三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訓憂,亦實一字,悠悠洋洋(漾漾),思也。「悠悠蒼天」乃攸之假借,攸,長也。修,𠧪亦長也。
與𢝊一字。「悠悠蒼天」=攸攸。攸訓長,故凡悠、修之訓長者皆攸之借。或云𠧪字之借亦可。悠悠洋洋,思也;洋洋,恙恙也,亦憂也。
悠、憂實一字。悠、修之訓長者即攸字之假。作𠧪【條】之假字亦可。
白话解释
悠,担忧小心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攸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從篆文到隸書、楷書,字形都是從心,表示內心的狀態;攸聲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悠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04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92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7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59頁,第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24頁,第2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537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617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219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262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80頁,第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44頁,第1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661頁,第4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510頁【補遺】第1759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934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11頁【崇文】第364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79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38頁,第5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1050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996頁,第1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