嚘字详情

𭗱

yōuㄧㄡ
口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+5698 CJK 基本汉字

口部

18画

15

18画 (嚘)

左右结构

KDET

RMBE

JAWR

61047

U 5698

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点、斜钩、点、点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

嚘字概述

〔嚘〕字拼音是(yōu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18画

〔嚘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憂”,五行属-。

〔嚘〕字仓颉码是RMBE,五笔是KDET,四角号码是61047,郑码是JAWR

〔嚘〕字的UNICODE是U+569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168,UTF-32:00005698,UTF-8:E5 9A 98。

〔嚘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yōuㄧㄡ

基本解释

语未定的样子。
气逆:“婴儿于号,三日不~。”
叹气声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91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212頁,第40

標點整理本: 第141頁,第30

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於求切,音憂。說文》:語未定貌。正字通》:《漢書》東方朔傳,咿嚘啞者,辭未定也。〇【按】《漢書》本作伊優亞。

又,《廣韻》:欭嚘,歎也。亦作咿嚘。韓愈〈赴江陵途中寄三學士〉詩:佇立久咿嚘。

又,《玉篇》:老子曰:終日號而嗌不嚘。嚘,氣逆也。〇【按】今本老子作嗄。

又,《集韻》或作㱊。〇【按】《廣韻》嚘訓欭嚘,㱊訓氣逆,音同義別。集韻》因《玉篇》,嚘訓氣逆,故合爲一。

注解

〔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嚘〕字拼音是y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憂

〔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ōu] ⑴ 语未定的样子。⑵ 气逆:“婴儿于号,三日不~。”⑶ 叹气声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上反切於求切頁碼43頁,第6

嚘語未定皃。从口憂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三反切衣尤反頁碼130頁,第1行,第1

嚘語未定皃。從口憂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上反切於求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34頁,第2許惟賢104頁,第1

嚘語未定皃。

段注《東方朔傳》曰:伊憂亞者,辭未定也。《集韵》云:憂或作嚘。又《老子》。終日號而不嗄。《玉篇》作不嚘。云嚘,氣逆也。《太玄》。柔兒于號。三日不嚘。傅奕挍定《老子》作㱊。㱊同嚘。

从口。憂聲。

段注於求切。三部。師古一矦反。

嚘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0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122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106頁
4說文校箋第56頁,第20字
5說文考正第50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175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325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811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1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2頁,第26字
11標注說文第56頁,第6字
12說文注箋第444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2201頁【補遺】第16315頁
14通訓定聲第1056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29頁【崇文】第513頁
16說文句讀第165頁
17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111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140頁,第8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