帙字详情

zhìㄓˋ
巾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+5E19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巾部

8画

5

8画 (帙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MHRW 86 、 MHTG 98

LBHQO

LIMO

45280

1589

6489

U 5E19

竖、横折钩、竖、撇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
帙字概述

〔帙〕字拼音是(zhì),部首是巾部,总笔画是8画

〔帙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巾、失”,五行属火。

〔帙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巾,失声。本义是包书套子,用布帛制成。

〔帙〕字仓颉码是LBHQO,五笔是MHRW86,MHTG98,四角号码是45280,郑码是LIMO,中文电码是1589,区位码是6489

〔帙〕字的UNICODE是U+5E1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089,UTF-32:00005E19,UTF-8:E5 B8 99。

〔帙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3927

〔帙〕字异体字是𢂮

汉字解释

zhìㄓˋ

基本解释

书、画的封套,用布帛制成。
整理书籍:“书乱谁能~,杯干自可添”。
量词,用于装套的线装书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巾,失声。本义:包书套子,用布帛制成。
2.同本义。
cloth slip-case for a book;
帙,书衣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今人谓之函。合为三帙,三十卷。 —— 唐· 陆德明《经典释文序》
帙帷(包书的布套)
3.书;书的卷册、卷次。
book; volume;
聚帙数万,多朱黄涂乙处。 —— 宋· 叶适《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》诗赋篇帙繁多,不入《诗经》,而自为—略。 —— 清· 章学诚《校雠通义·补校“汉艺文志”》
道帙(道家的书);一帙(一册书;一套书)
动词
整理书籍 rearrange the books 书乱谁能帙,杯干自可添。——杜甫《晚晴》 【漢典】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巾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84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330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271頁,第29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直質切,音秩。說文》:書衣也。廣韻》:書帙。梁《昭明文選・序》:飛文染翰,則卷盈乎緗帙。

又,《玉篇》:小囊也。

又,《韻會》:次序也,書卷編次。

又,姓。韻會》:出《纂文》。

說文》或作袠。

注解

〔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巾部

〔帙〕字拼音是z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巾、失

〔帙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巾,失声。本义是包书套子,用布帛制成。

〔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ì] ⑴ 书、画的封套,用布帛制成。⑵ 整理书籍:“书乱谁能~,杯干自可添”。⑶ 量词,用于装套的线装书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下反切直質切頁碼253頁,第18

𢂮

異體

𢂮書衣也。从巾失聲。

異體

袠帙或从衣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四反切遲匹反頁碼649頁,第4行,第2

袠書衣也。從巾失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649頁,第4行,第3

帙或從衣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下反切直質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434頁,第5許惟賢628頁,第6

袠書衣也。

段注書衣謂用裹書者。亦謂之幒。陸德明𢰅《經典釋文》三十卷。合爲三袟。今人曰函。

从巾。失聲。

段注直質切。十二部。

帙或从衣。

帙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97頁,第12字
2陳昌治本第634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485頁
4說文校箋第320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305頁,第14字
6說文今釋第1102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188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3909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626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96頁,第19字
11標注說文第315頁,第6字
12說文注箋第2585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7812頁【補遺】第17166頁
14通訓定聲第2530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671頁【崇文】第2681頁
16說文句讀第1031頁
17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182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750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