植字详情
植
植字概述
〔植〕字拼音是(zhí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植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直”,五行属木。
〔植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直声。本义是关闭门户用的直木。
〔植〕字仓颉码是DJBM,五笔是SFHG,四角号码是44912,郑码是FELC,中文电码是2784,区位码是5418。
〔植〕字的UNICODE是U+690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893,UTF-32:0000690D,UTF-8:E6 A4 8D。
〔植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566,属常用字。
〔植〕字异体字是㯰、𠅺、𣓟、𣖇、𣖈、𣖴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79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36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82頁,第4字
音《唐韻》:常職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丞職切,𡘋音殖。《說文》:戸植也。《爾雅・釋宮》:植謂之傅,傅謂之突。【疏】植謂戸之維持鏁者也,植木爲之。又名傅,亦名突。
义又,《玉篇》:根生之屬曰植。《周禮・地官・大司徒》:以土會之法,辨五地之物生。一山林,其植物宜皁物。二川澤,其植物宜膏物。三丘陵,其植物宜覈物。四墳衍,其植物宜莢物。五原隰,其植物宜叢物。【註】謂櫟、楊柳、李、梅、王棘、萑、葦之屬。
义又,樹立也。《左傳・襄三十一年》:子產曰:𨻰亡國也,其君弱植。【正義】草木爲植,物植爲樹,君志弱不樹立也。《周禮・地官》:大田獵,則萊山田之野,植虞旗于中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逐力切,音直 —— 立也。《詩・商頌》:植我鼗鼓。
音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直吏切,音緻。《博雅》:槌也。
义又,《韻會》:種也。
义又,懸蠶薄柱。《禮・月令》:季春具曲植。
义又,枝榦之屬曰植。《周禮・大司馬》:大役與慮事,屬其植。【註】植築城楨也。
义又,將領主帥監作者謂之植。《左傳・宣二年》:宋華元爲植巡功。
义又,倚也。《論語》:植其杖而芸。
义又,通置。《書・金縢》:植璧秉珪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時吏切,音侍。賈誼〈弔屈原文〉:方正倒植。
音又,《正韻》:直意切 —— 義同。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愛日堂藏本: 第308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2頁,第3字
《爾雅・釋宮》植謂之傅,傅謂之突。《疏》植謂戸之維持鏁者也,植木爲之。又名傅。亦名突。
謹照原文三傅字𠀤改爲傳字。
《左傳・襄三十一年》子產曰。
謹照原文三十一年改三十年。子產上增鄭字。
注解
〔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植〕字拼音是zh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直。
〔植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直声。本义是关闭门户用的直木。
〔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í] ⑴ 栽种⑵ 树立⑶ 戮住,竖起⑷ 生物的一大类,谷类、花草、树木等的统称⑸ 古代军中监督工事的将官:“华元为~,巡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常職切頁碼第187頁,第19字續丁孫
植
戶植也。从木直聲。
㯰
或从置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神息反頁碼第470頁,第7行,第1字述
戶植也。從木直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「植謂之傳,傳謂之揬」注:「謂戶持鏁植也。」植即門戶之橫鍵所穿木也,鏁所拊焉,故謂之揬,揬者爲橫杠所唐突也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71頁,第1行,第1字述
或從置。
鍇注臣鍇曰:「置亦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常職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020頁,第1字許惟賢第449頁,第8字
戸植也。
段注《釋宮》曰:植謂之傳。傳謂之突。郭曰:持戸鎖植也。見《埤蒼》。邵氏晉涵曰:《墨子》。爭門關決植。《淮南》云:縣䏈房植。高曰:植,戸植也。植當爲直立之木。徐鍇以爲横鍵。非也。按今豎直木而以鐵了鳥關之。可以加鎖。故曰持鎖植。植之引伸爲凡植物,植立之植。
從木。直聲。
段注常職切。一部。
或從置。
段注置亦直聲也。漢石經《論語》。置其杖而耘。《商頌》。置我鼗鼔。皆以置爲植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門關直者曰植(橫者曰橜)。種植當作蒔(生殖亦當作蒔)。栽、植、蒔皆在段氏第一部。
户植也,直的門閂也(引申為植立)。《釋宮》:「植謂之傳」,傳即閂之正字也。
白话解释
植,门轴。字形采用“木”作边旁,“直”是声旁。,有的“植”的字形采用“置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至楷書字形皆從木、直聲。「木」為樹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樹木有關。「直」,篆文作「」,從十、從目、從
。鳥蟲書作「
」,其上的「十」,則增筆繁化為鳥首形「
」;其下的「
」,則增筆繁化為鳥尾形「
」。「直」義為正面看清楚,引申而有正直的意思,故於此作為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戰國文字作下形上聲的結構,篆文以後,又改為左形右聲的形體。隸書的聲符「直」略為省形,但其形構並無不同。《說文》收錄的古文,從木、置聲。「置」為赦免、釋放,引申而有安放、建立的意思,與木相合而為植木,故於此也是作為示義的聲符。在六書中,「植」和「
」皆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植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70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78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7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36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31頁,第1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17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434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116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199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46頁,第1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36頁,第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891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992頁【補遺】第1689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870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92頁【崇文】第196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45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245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879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578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