忮字详情
忮
忮字概述
〔忮〕字拼音是(zhì),部首是忄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忮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忄、支”,五行属金。
〔忮〕字仓颉码是PJE,五笔是NFCY,四角号码是94047,郑码是UEXS,中文电码是1818,区位码是6669。
〔忮〕字的UNICODE是U+5FE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558,UTF-32:00005FEE,UTF-8:E5 BF AE。
〔忮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6620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05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78頁,第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22頁,第6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支義切,音寘。《說文》:很也。从心,支聲。一曰懻忮,强害也。《詩・邶風》:不忮不求。《莊子・齊物論》:大勇不忮。
义又,通作伎。《詩・大雅》:鞠人伎忒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奇寄切,音芰。《詩》不忮不求,韋昭讀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居企切,音馶。又,遣𠇍切,音企。又,章移切,音支 —— 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翹移切,音祇 —— 彊也。
注解
〔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忮〕字拼音是z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支。
〔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ì] ⑴ 害,嫉妒,狠:“不~不求,何用不臧?”⑵ 违逆;刚愎:“不~于众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之義切頁碼第353頁,第29字續丁孫
忮
很也。从心支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眞避反頁碼第859頁,第2行,第1字述
很也。從心支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論語》曰:「不忮不求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之義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2036頁,第1字許惟賢第889頁,第9字
𢓼也。
段注很者,不聽从也。雄雉,瞻卬傳皆曰:忮,害也。害卽很義之引申也。或叚伎爲之。伎之本義爲與。許《人部》伎下引詩𥷚人伎忒。言叚借也。
从心。支聲。
段注之義切。十六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憭也,明白斯快,故引申訓快。
忮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97頁,第1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82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7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53頁,第1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20頁,第1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521頁,第6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590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157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239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77頁,第10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39頁,第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633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423頁【補遺】第1758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040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02頁【崇文】第360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64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29頁,第6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1016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990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