痔字详情
痔
疒部
共11画
半包围结构
U+75D4
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痔字概述
〔痔〕字拼音是(zhì),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痔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寺”,五行属火。
〔痔〕字仓颉码是KGDI,五笔是UFFI,四角号码是00141,郑码是TBDS,中文电码是4023,区位码是5444。
〔痔〕字的UNICODE是U+75D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164,UTF-32:000075D4,UTF-8:E7 97 94。
〔痔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938。
〔痔〕字异体字是𤵁、𤸟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851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73頁,第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27頁,第13字
音《唐韻》:直里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丈里切;《正韻》:丈几切,𡘋池上聲。《說文》:後病也。《增韻》:隱瘡也。《釋名》:痔,食也 —— 蟲食之也。《莊子・列禦𡨥》:䑛痔者得車五乘。《抱朴子・暢𤣥卷》:若夫操隋珠以彈雀,䑛秦痔以屬車。
注解
〔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痔〕字拼音是zh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寺。
〔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ì] ⑴ 肛门因血行障碍而引起的一种病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直里切頁碼第247頁,第10字續丁孫
痔
後病也。从𤕫寺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直豈反頁碼第633頁,第4行,第1字述
後病也。從疒寺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直理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400頁,第3字許惟賢第613頁,第5字
後病也。从𤕫。寺聲。
段注直理切。一部。
痔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84頁,第1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18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7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12頁,第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98頁,第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75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834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827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83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91頁,第1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06頁,第1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51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645頁【補遺】第1714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641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52頁【崇文】第260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04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47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731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