痛字详情
痛
痛字概述
〔痛〕字拼音是(tòng),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痛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甬”,五行属火。
〔痛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疒,甬声。疒( chuáng ),与疾病有关。本义是疼痛。
〔痛〕字仓颉码是KNIB,五笔是UCEK,四角号码是00127,郑码是TXLD,中文电码是4027,区位码是4520。
〔痛〕字的UNICODE是U+75D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171,UTF-32:000075DB,UTF-8:E7 97 9B。
〔痛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734,属常用字。
〔痛〕字的近义词是疼,反义词是喜、乐,异体字是𤹯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853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773頁,第2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28頁,第3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他貢切,音𥦁。《說文》:病也。《內經》有〈舉痛論〉。
义又,《增韻》:楚也、疼也。《易・說卦》:坎爲耳痛。《後漢・鄧皇后紀》:后曰:非不痛也,難傷老人意,故忍之耳。
音又,《玉篇》:傷也。《左傳・成十三年》:斯是用痛心疾首。《前漢・楚元王傳》:言多痛切,發於至誠。《史記・秦本紀》:寡人思念先君之意,常痛於心。
义又,《字彙補》:甚也。《前漢・食貨志》:以稽市物,痛騰躍。
义又,凡事盡力爲之者,皆曰痛。《世說新語》:痛飲酒,熟讀〈離騷〉,便可稱名士。
义又,姓。《姓譜》:本盛國後,實姬姓也。周穆王嬖寵盛姬早卒,穆王哀痛不已,遂改其族謂之痛氏。
注解
〔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痛〕字拼音是tò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甬。
〔痛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疒,甬声。疒( chuáng ),与疾病有关。本义是疼痛。
〔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òng] ⑴ 疾病、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⑵ 悲伤⑶ 尽情地,深切地,彻底地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他貢切頁碼第245頁,第15字續丁孫
痛
病也。从𤕫甬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他弄反頁碼第628頁,第7行,第1字述
病也。從疒甬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自此以下多見《爾雅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他貢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1390頁,第4字許惟賢第608頁,第9字
病也。从𤕫。甬聲。
段注他貢切。九部。
白话解释
痛,因病生疼。字形采用“疒”作边旁,采用“甬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皆從疒、甬聲。「疒」為病人依靠床上的樣子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病痛有關;「甬」為花朵含苞欲放的樣子,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痛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81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13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70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09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96頁,第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66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81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798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69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89頁,第1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03頁,第1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499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59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51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45頁【崇文】第257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95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21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726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