胗字详情

zhēnㄓㄣ
月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+80D7 CJK 基本汉字
二级汉字通用字

月部

9画

5

11画 (胗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EWET

BOHH

QOPD

78222

7551

U 80D7

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撇、捺、撇、撇、撇

胗字概述

〔胗〕字拼音是(zhēn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胗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㐱”或“、㐱”,五行属金。

〔胗〕字仓颉码是BOHH,五笔是EWET,四角号码是78222,郑码是QOPD,区位码是7551

〔胗〕字的UNICODE是U+80D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983,UTF-32:000080D7,UTF-8:E8 83 97。

〔胗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4285

〔胗〕字异体字是𣍨𤷌𦙳𦜌

汉字解释

zhēnㄓㄣ

基本解释

鸟类的胃。鸡~。鸭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嘴唇溃疡。
ulcer of lip;
胗,唇疡也。籀文从疒。 —— 《说文》胗,肿也。 —— 《三苍》胗,创也。 —— 《广雅》中唇为胗。 —— 宋玉《风赋》
2.鸟类的胃 。
gizzard;
鸡胗
动词
同“”。察看;诊察 。
attend to a patient; feel a patient's pulse;
胗治(诊断治疗);胗视(察看病情);胗脉(诊脉) 【漢典】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43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978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944頁,第19

唐韻》:之忍切;《集韻》:止忍切,𡘋音軫。說文》:脣瘍也。廣韻》:癮胗,皮外小起。博雅》:胗,創也。宋玉〈風賦〉:中脣爲胗。【註】胗,音軫 —— 脣瘍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居忍切;《集韻》:頸忍切,𡘋音緊 —— 義同。

或作𤷌𦜌、疹。

注解

〔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胗〕字拼音是zhē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㐱

〔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ēn] ⑴ 鸟类的胃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之忍切頁碼131頁,第12

胗脣瘍也。从𠕎㐱聲。

疹籒文胗从𤕫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支允反頁碼339頁,第3行,第1

疹脣痬也。從肉㐱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脣瘡則緊急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339頁,第3行,第2

籒文胗從疒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之忍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684頁,第2許惟賢305頁,第3

疹脣瘍也。

段注宋玉《風賦》曰:中脣爲胗。

从肉。㐱聲。

段注之忍切。十三部。

籒文胗。从𤕫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唇瘍。引申為胗痢。

唇瘍也。引申為胗痢。

胗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60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347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270頁
4說文校箋第172頁,第14字
5說文考正第164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584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1020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38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852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04頁,第9字
11標注說文第169頁,第10字
12說文注箋第1323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4523頁【補遺】第16678頁
14通訓定聲第3285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347頁【崇文】第1385頁
16說文句讀第508頁
17章授筆記第180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458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431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