贞字详情
贞
贞字概述
〔贞〕字拼音是(zhēn),部首是贝部,总笔画是6画。
〔贞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⺊、贝”,五行属火。
〔贞〕字仓颉码是YBO,五笔是HMU,四角号码是21802,郑码是IDLO,中文电码是6297,区位码是5374。
〔贞〕字的UNICODE是U+8D1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126,UTF-32:00008D1E,UTF-8:E8 B4 9E。
〔贞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412,属常用字。
〔贞〕字异体字是貞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貝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882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04頁,第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81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:陟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知盈切,𡘋音禎。《說文》:卜問也。从卜,貝以爲贄。【徐曰】《周禮》有大貞禮,謂卜人事也。
义又,《易・乾卦》:元亨利貞。【疏】貞,正也。又,〈文言〉:貞者,事之幹也。《書・太甲》:一人元良,萬邦以貞。【疏】天子有大善,則天下得其正。
义又,《書・洪範》:曰貞、曰悔。【傳】內卦曰貞,外卦曰悔。
义又,《禮・檀弓》:故謂夫子貞惠文子。【疏】諡法,外內用情曰貞。
义又,《釋名》:貞,定也,精定不動惑也。
义又,木名。《本草》:女貞,木名。蘇頌曰:女貞負霜蔥翠,故貞女慕其名。一名冬靑。
注解
〔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。
〔貞〕字拼音是zhē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⺊、貝。
〔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ēn] ⑴ 堅定,有節操⑵ 舊禮教中束縛女子的一種道德觀念,指婦女不改嫁等⑶ 佔,卜,問卦⑷ 古同“楨”,楨幹( gàn )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陟盈切頁碼第100頁,第9字續丁孫
貞
卜問也。从卜,貝以爲贄。一曰鼎省聲。京房所說。
附注郭沫若《卜辭通纂攷釋》:「古乃假鼎為貞,後益之以卜而成鼎(貞)字,以鼎為聲。金文復多假鼑為鼎……鼎貝形近,故鼎乃譌變為貞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陟情反頁碼第266頁,第4行,第1字述
卜問也。從卜,貝以爲贄。一曰鼎省聲。京房所說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周禮》有大貞之禮,謂卜大事也,齎以卜。《詩》曰:『握粟出卜。』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陟盈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507頁,第1字許惟賢第227頁,第4字
⺊問也。
段注大⺊。凡國大貞。大鄭云:貞,問也。國有大疑。問於蓍龜。後鄭云:貞之爲問。問於正者。必先正之。乃從問焉。引易師貞丈人吉。
从⺊貝。
段注會意。
貝,
段注逗。此字今補。
㠯爲贄。
段注說從貝之意。
一曰鼎省聲。京房所說。
段注一說是鼎省聲。非貝字也。許說從貝。故鼎下曰貞省聲。京說古文以貝爲鼎。故云從⺊鼎聲也。陟盈切。十一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貞=丁。貞實=丁實,貞,信也,實即丁字。
丁人而問即貞,貞,古讀丁,無舌上音故也。堅貞亦丁之假借。丁壯,敲釘轉腳,則貞固矣。女子貞,非正之義,乃堅實之義。
卜問也(問必深究),叮牢了問之叮,即貞字,因古無舌上音故。貞節=丁,丁者,丁實也(亦作貞實?),言靠得住也。
卜問也「丁住問」之丁即貞字,因古無舌上音。貞節之貞當作丁,丁者,丁實也。言靠得住也。
白话解释
贞,卜问神灵。字形采用“卜”作边旁,“贝”表示用来拜请占卜的钱财礼品。一种说法认为,“贞”字是用有所省笔的“鼎”作声 旁,这是京房氏说的。
字形解说
始見於殷商甲骨文,本像鼎具耳足形,卜辭借用為貞卜的貞。殷人尚鬼,每事多貞問吉凶。周金文有從卜從鼎的繁體書寫,保留字原古意,亦有省從貝。戰國文字復有將從貝的部件進一步簡省從目形,全失本意。篆文則仍保留從卜貝的字形。《說文》:「貞,卜問也。从貝。貝,以為贄。一曰,鼎省聲。京房所說。」明顯見《說文》所引京房說帶出部分貞字正確的演化線索,彌足珍貴。隸、楷字形均呈篆文而來。
貞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97頁,第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70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1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33頁,第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27頁,第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453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774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829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657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80頁,第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31頁,第14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98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738頁【補遺】第1655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479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68頁【崇文】第106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81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248頁,第2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147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726頁,第1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345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