震字详情
震
震字概述
〔震〕字拼音是(zhèn),部首是雨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震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雨、辰”或“⻗、辰”,五行属水。
〔震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雨,辰声。雷、雨常常并作,故从雨。本义是雷,疾雷。
〔震〕字仓颉码是MBMMV,五笔是FDFE,四角号码是10232,郑码是FVGH,中文电码是7201,区位码是5380。
〔震〕字的UNICODE是U+970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663,UTF-32:00009707,UTF-8:E9 9C 87。
〔震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229,属常用字。
〔震〕字异体字是誫、𨌑、𩆉、𩇒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288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74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64頁,第10字
音《唐韻》:章刃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之刃切,𡘋音振。《說文》:劈歷振物者。从雨,辰聲。【註】徐鉉曰:今俗別作霹靂,非是。《易・說卦》:震爲雷。《詩・小雅》:爗爗震電。【傳】震,雷也。《春秋・僖十五年》:震夷伯之廟。【疏】雷之甚者爲震。《釋名》:震,戰也 —— 所擊輒破,若攻戰也。
义又,卦名。《易・說卦》:萬物出乎震。震,東方也。
义又,《易・說卦》:震,動也。《書・舜典》:震驚朕師。〈盤庚〉:爾謂朕曷震動萬民以遷。《詩・周頌》:薄言震之,莫不震𤴁。《春秋・文九年》:地震。【疏】《公羊傳》曰:震者何,動地也。〈周語〉:伯陽父曰:陽伏而不能出,隂迫而不能𤇏,於是有地震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震,懼也。《易・震卦》:洊雷震,君子以恐懼修省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威也。《易・未濟》:震用伐鬼方。《詩・大雅》:王奮厥武,如震如怒。
义又,《廣韻》:起也。《易・雜卦》〔傳〕:震,起也。
义又,《公羊傳・僖九年》:葵丘之會,桓公震而驚之,叛者九國。震之者何,猶曰振振然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娠、震,動也。【註】娠,猶震也。【疏】〈大雅・生民〉云載震載夙,昭元年《左傳》曰邑姜方震大叔,哀元年《左傳》曰后緡方震,皆謂有身爲震,故云「娠,猶震也」。
义又,《書・禹貢》:震澤底定。【傳】震澤,吳南太湖名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升人切,音申 —— 與娠同,女姙身動也。《左傳》震動〔釋文〕:震,又音申,懷姙也。《集韻》:通作㑗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一曰官婢女隷謂之娠。
音又,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之人切,音眞 —— 怒也。班固〈東都賦〉:赫然發憤,應者雲興;霆擊昆陽,憑怒雷震。《前漢・敘傳》:票騎冠軍,猋勇紛紜;長驅六舉,電擊雷震。【註】師古曰:震音之人反。
音又,《字彙補》:震旦,中國也。《梁書》:盤盤國稱梁主爲震旦天子。从之人切。
注解
〔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雨部。
〔震〕字拼音是zhè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⻗、辰。
〔震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雨,辰声。雷、雨常常并作,故从雨。本义是雷,疾雷。
〔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èn] ⑴ 疾雷(霹雳)使物体振动:“~夷伯之庙”。~霆。⑵ 雷:“烨烨~电。”⑶ 巨大的力等使物体剧烈颤动⑷ 迅速或剧烈地颤动⑸ 特指“地震”⑹ 〔~旦〕佛教经籍中的译名,指中国。⑺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章刃切頁碼第384頁,第12字續丁孫
震
劈歷,振物者。从雨辰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震夷伯之廟。」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霹靂,非是。
𩇒
籒文震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章信反頁碼第932頁,第2行,第3字述
劈歴振物者。從雨辰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震夷伯之廟。」
鍇注臣鍇以爲:霆,其急激者也;震,所以加物之稱也。《春秋左傳》:「南宫極震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932頁,第3行,第1字述
古文震如此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章刃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286頁,第3字許惟賢第995頁,第2字
劈歷振物者。
段注劈歷,疾雷之名。《釋天》曰:疾靁爲霆。《倉頡篇》曰:霆,霹靂也。然則古謂之霆。許謂之震。《詩・十月之交》、《春秋》隱九年,僖十五年皆言震。振與震㬪韵。《春秋・正義》引作震物爲長。以能震物而謂之震也。引申之,凡動謂之震。辰下曰:震也。
从雨。辰聲。
段注章刃切。十三部。古多讀平聲。
《春秋傳》曰:震夷伯之廟。
段注《左氏》僖十五年經,傳皆有之。必引此者,以爲劈歷震物之證也。《史記》殷武乙暴靁震死。神道設敎之至㬎者也。
籒文震。
白话解释
震,天穹的劈历,振动室内物什。字形采用“雨字头”,“辰”是声旁。《春秋传》上说:“响雷震撼夷伯的庙堂。”
字形解说
甲骨文、金文作「」,從止、辰聲,或加綴小點,卜辭常用在「邑亡
」、「
亡
」等詞例,用為震動的意思。「震」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從雨、辰聲,與篆文構形相同。《說文‧雨部》:「震,劈歷振物者。从雨、辰聲。」從雨,表示與自然現象相關;從辰的字,多半帶有「振動」的意思,從辰,表示音讀,亦兼表振動之義,本義疾雷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震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58頁,第1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68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2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02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55頁,第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72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829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66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438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01頁,第1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83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031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336頁【補遺】第1772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172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01頁【崇文】第400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63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334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63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