侊字详情

𭗱

gōngㄍㄨㄥ
亻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U+4F8A CJK 基本汉字

亻部

8画

6

8画 (侊)

左右结构

WIQN 86 、 WIGQ 98

OFMU

NKGR

29212

U 4F8A

撇、竖、竖、点、撇、横、撇、竖弯钩

侊字概述

〔侊〕字拼音是(gōng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8画

〔侊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光”。

〔侊〕字仓颉码是OFMU,五笔是WIQN86,WIGQ98,四角号码是29212,郑码是NKGR

〔侊〕字的UNICODE是U+4F8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362,UTF-32:00004F8A,UTF-8:E4 BE 8A。

汉字解释

gōngㄍㄨㄥ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,大。

古壮字释义

1.读音gvang。
2.对男情人的爱称。
3.对男人的尊称。
4.对客人、 官人的尊称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4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101頁,第23

標點整理本: 第26頁,第13

廣韻》:古黃切;《集韻》:姑黃切,𡘋音光 —— 大也。〈越語〉:侊飯不及壷飱。【註】侊飯,謂盛饌也。

注解

〔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侊〕字拼音是gō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光

〔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ōng] ⑴ 古同“觥”,大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古橫切頁碼263頁,第21

侊大皃。从人灮聲。《春秋國語》曰:「侊飯不及壺食。」

附注段玉裁注:「小,當作大,字之誤也。凡光聲之字,多訓光大,無訓小者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骨庚反頁碼677頁,第6行,第1

侊小皃。從人光聲。《春秋國語》曰:「侊飯不及一食。」是侊侊然小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反切古橫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512頁,第2許惟賢664頁,第2

侊小兒。

段注小當作大。字之誤也。凡光聲之字多訓光大。無訓小者。《越語》。句踐曰:諺有之曰:觥飯不及壷飱。韋云:觥,大也。大飯謂盛饌。盛饌未具。不能以虚待之。不及壷飱之救飢疾也。言己欲滅吳。取快意得之而已。不能待有餘力。《韓詩》云:觥,廓也。許所據《國語》作侊。侊與觥音義同。《廣韵》十一唐曰:侊,盛皃。用韋注。十二庚曰:侊,小皃。用《說文》。葢《說文》之譌久矣。

从人。光聲。

段注古橫切。古音讀如光。十部。

《國語》曰:侊飯不及壷湌。

段注壷湌各本作一食。一由壷壹遞譌。食奪偏旁。今依《玉篇》、《廣韵》所引《說文》正。湌者,《食部》或餐字也。《集韵》正作餐。壷湌猶《左傳》趙衰之壷飧。《史記》。操一豚蹄。酒一壷。皆謂薄少。古壷有大小。此非大一石之壷也。又按許所據竟作一食未可知。似不必改。

侊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18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664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505頁
4說文校箋第336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318頁,第21字
6說文今釋第1152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1969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406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704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05頁,第31字
11標注說文第330頁,第14字
12說文注箋第2715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8137頁【補遺】第17216頁
14通訓定聲第3617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698頁【崇文】第2789頁
16說文句讀第1082頁
17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385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778頁,第7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