功字详情
功
功字概述
〔功〕字拼音是(gōng),部首是力部,总笔画是5画。
〔功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工、力”,五行属木。
〔功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力,工声。“工”亦兼表字义,表示用力从事工作。本义是功绩,功业;功劳。
〔功〕字仓颉码是MKS,五笔是ALN86,AET98,四角号码是14127,郑码是BIYM,中文电码是0501,区位码是2506。
〔功〕字的UNICODE是U+529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151,UTF-32:0000529F,UTF-8:E5 8A 9F。
〔功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202,属常用字。
〔功〕字的近义词是名、利,反义词是罪、过,异体字是㓚、㓛、糼、紅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力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38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6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5頁,第5字
音《唐韻》:古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沽紅切,𡘋音公。《說文》:以勞定國曰功。从力,工聲。《廣韻》:功績也。《書・禹謨》:九功惟敘。
义又,自以爲功曰功之。《史記・信陵君傳》:公子乃自驕而功之,竊爲公子不取也。
义又,功,《毛詩》作公。《詩・小雅》:以奏膚公。【註】功也。
义又,《韻會》:大功,小功,喪服名。謂治布有精麤之分。或作紅。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,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。
义又,《廣韻》:漢複姓。何氏《姓苑》:漢營陵令成功恢。禹治水吿成功,後爲氏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姑黃切,音光。東方朔〈七諫〉:信直退而毀敗兮,虛僞進而得當。追悔過之無及兮,豈盡忠而有功。
音又,叶居銀切,音巾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騖于鹽浦,割鮮染輪;射中獲多,矜而自功。
注解
〔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力部。
〔功〕字拼音是gō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工、力。
〔功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力,工声。“工”亦兼表字义,表示用力从事工作。本义是功绩,功业;功劳。
〔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ōng] ⑴ 劳绩,成绩,与“过”相对⑵ 成就,成效⑶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,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⑷ 本领,能耐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古紅切頁碼第460頁,第4字續丁孫
功
以勞定國也。从力从工,工亦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君聰反頁碼第1080頁,第7行,第2字述
以勞定國也。從力工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古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794頁,第3字許惟賢第1214頁,第3字
㠯勞定國也。
段注司勳曰:國功曰功。鄭曰:𠈃全國家若伊尹。許則舉《祭法》文以釋之也。詩。以奏膚公。傳曰:膚犬也。公,功也。此謂叚公爲功也。
从力。工聲。
段注古紅切。九部。
白话解释
功,费心费力,使国家安宁。字形采用“力、工”会义,“工”也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寫成上體從力,下體從工,與篆文的差別在戰國文字為上下擺放,篆文則成左右安排。從聲音的線索來看,「工」顯然標示出「功」的音讀,也具有意義。「工」是「矩」的象形,為古代的曲尺,作為衡量長度、方正的用具。加上「力」就是要強調力量所達成的功業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功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13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75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7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12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48頁,第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32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392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807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909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64頁,第1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88頁,第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851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405頁【補遺】第1801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74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14頁【崇文】第485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0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418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67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