躬字详情
躬
躬字概述
〔躬〕字拼音是(gōng),部首是身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躬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身、弓”,五行属木。
〔躬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身,弓声。从“身”的字多与身体有关。本义是整个身体。
〔躬〕字仓颉码是HHN,五笔是TMDX,四角号码是27227,郑码是NCYZ,中文电码是6501,区位码是2510。
〔躬〕字的UNICODE是U+8EAC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524,UTF-32:00008EAC,UTF-8:E8 BA AC。
〔躬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972,属常用字。
〔躬〕字异体字是躳、𧘏、𨈴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957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37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18頁,第19字
音《唐韻》:居崇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居雄切,𡘋音弓。《說文》:躳,或从弓,身也。《五經文字》:躬,俗躳字。今經典通用。《易・蒙卦》:見金夫不有躬。又,〈艮卦〉:艮其身,止諸躬也。【疏】躬,猶身也。《書・太甲》:惟尹躬克,左右厥辟。《詩・邶風》:我躬不閱。
义又,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宗伯》:伯執躬圭。【註】以人形爲瑑飾。
义又,姓。《廣韻》:出何氏《姓苑》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姑弘切。《易・震卦》:不于其躬,于其鄰。班固〈東都賦〉:登靈臺乎考休徵,俯仰乎乾坤,參象乎聖躬。
音又,叶俱王切。𨻰琳〈大荒賦〉:延年其可留兮,何勤遠以苦躬;紛吾情之駘蕩兮,嗟吾願有弗遑。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中 部首:身部
愛日堂藏本: 第697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71頁,第37字
《班固・東都賦》登靈臺乎考休徵。
謹照原文臺下省乎字。
注解
〔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身部。
〔躬〕字拼音是gō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身、弓。
〔躬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身,弓声。从“身”的字多与身体有关。本义是整个身体。
〔躬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ōng] ⑴ 身体。⑵ 自身,亲自⑶ 弯曲身体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居戎切頁碼第242頁,第17字續丁孫
躳
身也。从身从呂。
躬
躳或从弓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从呂者,身以呂為柱也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身曲則呂見。或从弓,象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鞠窮反頁碼第620頁,第4行,第2字述
身也。從吕,從身。
鍇注臣鍇曰:「背吕也。此會意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620頁,第4行,第3字述
俗或從弓、身。
鍇注臣鍇曰:「弓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居戎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1371頁,第1字許惟賢第600頁,第3字
身也。
段注《廣雅》同。
从呂。从身。
段注从呂者,身以呂爲柱也。矦執信圭。伸圭人形直。伯執躳圭。躳圭人形曲。鞠躳者,斂曲之皃也。居戎切。九部。
俗从弓身。
段注弓身者,曲之會意也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身伸曰身,身曲曰躳,从呂者,呂乃脊骨也。
身直曰身,身曲曰躳。从呂者,呂乃脊骨也。
身直曰身,身曲曰躬,从呂者,呂乃脊骨也。
躬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75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05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6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04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92頁,第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54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794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76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49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87頁,第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99頁,第1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467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515頁【補遺】第1712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88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37頁【崇文】第254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82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604頁,第1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314頁,第4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886頁,第1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718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