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字详情
十
十字概述
〔十〕字拼音是(shí),部首是十部,总笔画是2画,是独体字。
〔十〕字是独体字,五行属金。
〔十〕字造字法是指事。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,金文象是结绳记数,用一个结表示十。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。本义是九加一的和。
〔十〕字仓颉码是J,五笔是FGH,四角号码是40000,郑码是ED,中文电码是0577,区位码是4214。
〔十〕字的UNICODE是U+534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313,UTF-32:00005341,UTF-8:E5 8D 81。
〔十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004,属常用字。
〔十〕字异体字是什、拾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十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60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5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5頁,第8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:是執切;《集韻》:寔入切;《正韻》:寔執切,𡘋音拾。《說文》:十,數之具也,一爲東西,丨爲南北,則四方中央具矣。《易》數生于一,成于十。《易・繫辭》:天九,地十。《前漢・韓安國傳》:利不十者,不易業。
义又,通作什。《孟子》:或相什百。《前漢・谷永傳》:天所不饗,什倍於前。〈枚乘傳〉: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。
义又,《韻會》:今官文書借作拾。
音又,陸游《老學菴筆記》:轉平聲,可讀爲諶。白樂天詩:綠浪東西南北路,紅欄三百九十橋。《宋文安公宮詞》:三十六所春宮館,一一香風送管絃。鼂以道詩:煩君一日殷勤意,示我十年感遇詩。
注解
〔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十部。
〔十〕字拼音是shí,独体字。
〔十〕字造字法是指事。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,金文象是结绳记数,用一个结表示十。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。本义是九加一的和。
〔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í] ⑴ 数名,九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拾”代)。⑵ 表示多、久⑶ 表示达到顶点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是執切頁碼第68頁,第3字續丁孫
十
數之具也。一爲東西,丨爲南北,則四方中央備矣。凡十之屬皆从十。
附注于省吾《甲骨文字釋林》:「『十』字初形本為直畫,繼而中間加肥,後則加點為飾,又由點孳化為小橫。數至十復反為一,但既已進位,恐其與『一』混,故直書之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常入反頁碼第191頁,第6行,第1字述
數之具也。一爲東西,丨爲南北,則四方中央僃矣。凡十之屬,皆從十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是執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352頁,第4字許惟賢第159頁,第1字
數之具也。
段注《漢志》。協於十。
一爲東西。丨爲南北。則四方中央備矣。
段注是執切。七部。
凡十之屬皆从十。
白话解释
十,表示十进位所需数都已具备。“一”代表世界的东西,“丨”代表世界的南北,“一”和“|”相交成“十”,则表示东西南北中齐备。所有与十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十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之形,像結繩記事的繩子。金文有二形:一為記事的繩子,一為已記事打結的繩子。戰國文字又有一形,由繩子中的點改為橫畫而作「」,為篆文所本,隸書、楷書沿之,都據臆構的虛象造字。在六書中屬於指事。
十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35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92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5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91頁,第1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86頁,第10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300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515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23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448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55頁,第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92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687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872頁【補遺】第1642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415頁,第4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88頁【崇文】第74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63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155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689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243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