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字详情
士
士字概述
〔士〕字拼音是(shì),部首是士部,总笔画是3画,是独体字。
〔士〕字是独体字,五行属金。
〔士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一,从十。善于做事情,从一开始,到十结束。本义是古代男子的美称。
〔士〕字仓颉码是JM,五笔是FGHG,四角号码是40100,郑码是BAA,中文电码是1102,区位码是4231。
〔士〕字的UNICODE是U+58E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763,UTF-32:000058EB,UTF-8:E5 A3 AB。
〔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028,属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65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42頁,第3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77頁,第25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鉏里切,音仕 —— 四民士爲首。《詩・大雅》:譽髦斯士。《禮・王制》: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,曰選士;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,曰俊士;升於司徒者,不征於鄕;升於學者,不征於司徒,曰造士;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,曰進士。
义又,官總名。《書・立政》:庶常吉士。《禮・王制》:天子之元士,諸侯之上士、中士、下士。
义又,孔安國曰:士,理官也,欲得其曲直之理也。《書・舜典》:帝曰:臯陶,汝作士。《左傳・僖二十八年》:士榮爲大士。
义又,漢制,嘗爵爲公侯奪免者,曰公士。
义又,《前漢・鄒陽傳》:武力鼎士。【註】能舉鼎者。
义又,《前漢・李尋傳》:拔擢天士。【註】能知天道者。
义又,《後漢・李業傳》:王莽以業爲酒士。【註】時官酤酒,故置酒士。
义又,侍從之士。《通鑑》: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,時謂之登瀛州。
义又,士卒。《左傳》丘甲。【註】革車一乘,甲士三人,步卒七十二人。《家語》:孔子之宋,匡人以甲士圍之。
义又,男子通稱。《詩・周頌》:有依其士。
义又,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。《詩・大雅》:釐我女士。
义又,《管子・牧民篇》有士經。【註】士,事也;經,常也。
义又,梵書: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、無上士。
义又,俗塐神像曰木居士。韓愈詩:偶然題作木居士,便有無窮求福人。
义又,《山海經》:大荒西有國名淑士。
义又,士鄕。《後漢・鄭𤣥傳》:昔齊置士鄕。【註】管仲相桓公,制國爲二十一鄕,工商之鄕六、士鄕十五。
义又,縣名。勇士縣,屬天水郡。見《後漢・西羌傳》。
义又,姓。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,爲士氏。見《統譜》。
义又,複姓。漢士孫瑞,扶風人。
义又,與事通。《書・洛誥》:見士于周。【註】悉來赴役也。《詩・豳風》:勿士銜枚。【註】自今可勿爲行𨻰銜枚之事。
音又,叶主矩切,音雨。《詩・大雅》「赫赫明明,王命卿士」,叶下父,父,音甫。
义《說文》:士,事也。數始于一,終于十,从一、从十。
义《集韻》本作
注解
〔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士部。
〔士〕字拼音是shì,独体字。
〔士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一,从十。善于做事情,从一开始,到十结束。本义是古代男子的美称。
〔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ì] ⑴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⑵ 旧时指读书人⑶ 未婚的男子,泛指男子⑷ 对人的美称⑸ 军衔的一级,在尉以下;亦泛指军人;上~。~兵。~卒。~气。⑹ 称某些专业人员⑺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鉏里切頁碼第12頁,第12字續丁孫
士
事也。數始於一,終於十。从一从十。孔子曰:「推十合一爲士。」凡士之屬皆从士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字形象斧頭類的器具,轉為指持這種器具的人。『士』字是取象於『斧頭』,大概因為士是經常要執斧做『事』的人(《說文》訓『士』為『事也』,透露了這一點),所以把『斧』形轉向,分化出『士』字。中山王壺加『才』聲,其他戰國文字往往中筆縮短,下作『二』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一反切實史反頁碼第58頁,第3行,第1字述
事也。數始於一終於十,從十從一。孔子曰:「推十合一爲士。」凡士之屬皆從士。
鍇注臣鍇按:今書之異於土者,短其下畫,其義大殊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鉏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78頁,第2字許惟賢第32頁,第7字
事也。
段注《豳風》、《周頌》傳凡三見。《大雅》武王豈不仕傳亦云:仕,事也。鄭注《表記》申之曰:仕之言事也。士事㬪韻。引伸之,凡能事其事者偁士。《白虎通》曰:士者,事也。任事之稱也。故傳曰:通古今,辯然不,謂之士。
數始於一。終於十。从一十。
段注三字依廣韻。此說會意也。
孔子曰:推十合一爲士。
段注韻會,《玉篇》皆作推一合十。鉉本及廣韻皆作推十合一。似鉉本爲長。數始一終十。學者由博返約。故云推十合一。博學,審問,愼思,明辨,篤行,惟以求其至是也。若一以貫之。則聖人之極致矣。鉏里切。一部。
凡士之屬皆从士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从一从十,即一件也,一件事,能辦事曰士;牛能作事,故亦訓事;男能辦事,故男訓士。
事也。古言一事,猶今言一件。士大夫者,能治事之稱也,《說文》:牛,事也,亦以其能治事故也。男子能治事,故男亦訓任(見《白虎通》)。
白话解释
士,善于办事的人。天地之数,从一开始,到十结束。字形采用“一、十”会义。孔子说:“能推十合一、从众多事物中推演归纳出一个根本道理的人,就是高明的士。”所有与士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士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之,從十,
像土地之形。從金文至楷書,士之構形,都是從十,一像土地之形。十作「甲札」解,一像地。合而成士,可表甲士護土之義(《文字析義》,P.581)。案「十」像縫在戰衣上的甲片,只是省略它的邊緣,有獨立的形、音、義,即今之「甲」字,屬象形。一,像土地,沒獨立的形、音、義,可會以甲士護土之義。戰國文字第二例
,其甲形略有省略,仍不失像甲片之形。以上諸形,都由十加實象而成。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。
士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4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3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7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5頁,第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53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92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37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78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頁,第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5頁,第1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51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98頁【補遺】第16193頁【補編】第1487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671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4頁【崇文】第17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1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59頁,第1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23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312頁,第1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52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