室字详情
室
室字概述
〔室〕字拼音是(shì),部首是宀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室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宀、至”,五行属金。
〔室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宀从至。人到屋中就停止了。本义是内室。
〔室〕字仓颉码是JMIG,五笔是PGCF,四角号码是30104,郑码是WDHB,中文电码是1358,区位码是4250。
〔室〕字的UNICODE是U+5BA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460,UTF-32:00005BA4,UTF-8:E5 AE A4。
〔室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697,属常用字。
〔室〕字异体字是𩋡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73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85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23頁,第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式質切,音失。《說文》:實也。从宀、从至。至,所止也。孔穎達曰:宮室通名。因其四面宆𨺓曰宮,因其財物充實曰室。室之言實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上古穴居野處,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。《書・蔡仲之命》:以蕃王室。《詩・豳風》:曰爲改歲,入此室處。又,《周禮・地官》〔註〕:城郭之宅曰室。
义又,宗廟曰世室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夏后世室,殷人重屋,周人明堂。【註】世室,宗廟也。
义又,夫以婦爲室。《禮・曲禮》:三十曰壯,有室。
义又,營室,星名。朱子《詩傳》:此星昏而正中,夏正十月也,是時可以營制宮室,故謂之營室。
义又,山名。《史記・封禪書》〔註〕:崧高山有大室,少室二山,以山有石室,故名。
义又,壙穴。《詩・唐風》:百歲之後,歸于其室。
义又,姓。《正字通》:宋衞將軍室种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式吏切。《正韻》:式至切,𡘋音試。《集韻》:居也。左思〈魏都賦〉:窺玉策於金縢,按圖錄於石室;考曆數之所在,察五德之所蒞。
音又,叶書藥切,音爍。焦氏《易林》:歲暮華落,陽入隂室。萬物伏匿,藏不可得。得音鐸。
卷目:考證・寅集上 部首:宀部
愛日堂藏本: 第159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4頁,第25字
《易・繫辭》上古穴居野處。
謹照原文野字上增而字。
考工記夏后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
謹照原文夏后下增氏字。
注解
〔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宀部。
〔室〕字拼音是sh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宀、至。
〔室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宀从至。人到屋中就停止了。本义是内室。
〔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ì] ⑴ 屋子,房间,亦指家⑵ 家,家族⑶ 机关团体内部的工作单位⑷ 古指妻子(亦指为子娶妻或以女嫁人)⑸ 刀剑的鞘。⑹ 墓穴。⑺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式質切頁碼第239頁,第19字續丁孫
室
實也。从宀从至。至,所止也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室,實也。從宀,至聲。室、屋皆從至,所止也。」按:「至」從倒矢,從一,像箭著地形,有到達意。室本義為居室,是會意兼形聲字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尸質反頁碼第612頁,第2行,第2字述
實也。從宀至聲。室屋皆從至,所止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堂之内,人所安止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式質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1349頁,第5字許惟賢第591頁,第4字
實也。
段注以曡韵爲訓。古者前堂後室。《釋名》曰:室,實也。人物實滿其中也。引伸之則凡所居皆曰室。釋宫曰:宫謂之室,室謂之宫是也。
从宀。至聲。
段注大徐無聲字。非也。古至讀如質。至聲字皆在十二部。下文又言此字之會意。式質切。
室屋皆从至。所止也。
段注室屋者,人所至而止也。說从至之意。室兼形聲。屋主會意。《尸部》亦言之。
白话解释
室,内室。字形采用“宀、至”会义。至,表示一天奔波后的停歇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作,由「宀」、「至」二字構成。從宀,示其屋室。從至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從至,示來至歇息之處。甲文所從至,上體從矢,矢亦聲。下橫筆示地面。金文二例,前例所從至之上體所從矢,省變,已失原形;後例,所從至,上體從矢,尚存原形,下從土。戰國文字二例,前例承自金文第一例,所從至之所從矢,省變,已失原形;後例承自甲骨文。篆文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,所從至,矢鏑略有變易。隸書二例,前例承自戰國文字第二例,矢鏑變易作橫筆,後例所從至,矢尾缩入,成一橫筆。楷書承自隸書第二例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室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68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97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5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99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87頁,第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36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767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719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23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84頁,第1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95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42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400頁【補遺】第1710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447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29頁【崇文】第251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68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761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703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