柿字详情

shìㄕˋ
木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U+67FF CJK 基本汉字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木部

9画

5

9画 (枾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SYMH

DYLB

FSLI

40927

2636

4233

U 67FF

横、竖、撇、点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竖

柿字概述

〔柿〕字拼音是(shì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柿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市”,五行属木。

〔柿〕字仓颉码是DYLB,五笔是SYMH,四角号码是40927,郑码是FSLI,中文电码是2636,区位码是4233

〔柿〕字的UNICODE是U+67F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623,UTF-32:000067FF,UTF-8:E6 9F BF。

〔柿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1436,属常用字

〔柿〕字异体字是𣐈

汉字解释

shìㄕˋ

基本解释

落叶乔木,果实为扁圆形或圆椎形浆果,黄或橙红色,可食。~子。~饼。~霜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柿树。
persimmon;
2.柿树属落叶乔木,品种很多,叶子椭圆形或倒卵形,背面有绒毛,花黄白色。结浆果,扁圆形或圆锥形,橙黄色或红色,可以吃。
柿叶(柿树的叶子)
3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
柿糕(用糯米和干柿制成的一种食品)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238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517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463頁,第15

唐韻》、《韻會》:鉏里切,音士。說文》:赤實果。禮・內則》:棗栗榛枾。【鄭註】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。爾雅翼》:枾有七絕,一壽、二多隂、三無鳥巢、四無蟲蠹、五霜葉可玩、六佳實可啖、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。

又,《集韻》:上史切;《正韻》:上紙切,𡘋音氏 —— 義同。

又,左思〈吳都賦〉:平仲君遷。【註】君遷,枾之小者。司馬光《名苑》:君遷子似馬奶,卽今牛奶枾也。

又,《正韻》:去聲,時吏切,音侍 —— 義同。

集韻》:俗作柿,非。

注解

〔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枾〕字拼音是s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󰑒

〔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ì] ⑴ 木名。后作“柿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鉏里切頁碼179頁,第8

異體柹、𣐈、柿

枾赤實果。从木𠂔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鉏里反頁碼442頁,第6行,第1

枾赤實果。從木𠂔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鉏里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953頁,第1許惟賢421頁,第1

枾赤實果。

段注言果又言實者,實謂其中也。赤中,與外同色惟𣐈。《內則》曰:棗栗榛𣐈

從木。𪩲聲。

段注鉏里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俗作杮。非。

柹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54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454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356頁
4說文校箋第223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221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772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349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973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129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39頁,第8字
11標注說文第222頁,第8字
12說文注箋第1779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5715頁【補遺】第16843頁
14通訓定聲第2453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462頁【崇文】第1845頁
16說文句讀第699頁
17章授筆記第235頁,第3字
18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741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557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