梃字详情
梃
梃字概述
〔梃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tǐng、tìng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梃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廷”,五行属木。
〔梃〕字仓颉码是DNKG,五笔是STFP,四角号码是42941,郑码是FYMB,中文电码是2732,区位码是7272。
〔梃〕字的UNICODE是U+688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755,UTF-32:00006883,UTF-8:E6 A2 83。
〔梃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455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61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28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74頁,第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徒鼎切;《韻會》:待頂切,𡘋音挺。《說文》:一枝也。【徐曰】梃者,獨也。梃然勁直之貌。《魏書・李孝伯傳》:武陵王駿獻酒二器、甘蔗百梃。
义又,《孟子》:可使制梃。【趙岐註】梃,杖也。《前漢・諸侯王表》:奮其白梃。
音又,《類篇》:唐丁切,音庭 —— 縣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屬膠東國。
注解
〔梃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梃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ǐng、tì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廷。
〔梃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ǐng] ⑴ 棍棒。㈡ [tìng] ⑴ 杀猪后,在猪腿上划一个口子,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,然后往里吹气,使猪皮绷紧,以便去毛⑵ 梃猪时用的铁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徒頂切頁碼第185頁,第8字續丁孫
梃
一枚也。从木廷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畱頂反頁碼第461頁,第4行,第1字述
一枝也。從木廷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梃者,獨也;梃然,勁直之皃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徒頂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996頁,第2字許惟賢第439頁,第6字
一枚也。
段注凡條直者曰梃。梃之言挺也。一枚,疑當作木枚。《竹部》曰:箇,竹枚。則梃當云木枚也。《方言》曰:箇,枚也。鄭注《禮經》云:个猶枚也。今俗或名枚曰個。音相近。按枚,𠏉也。一莖謂之一枚。因而凡物皆以枚數。《左傳》。以枚數闔。謂枚枚數之。猶云一一數之也。直者則曰梃。如《孟子》制梃,《漢書》白梃皆是。《禮經》脯梃字本作梃。亦作挺。俗作脡。誤也。詳《肉部》。
從木。廷聲。
段注徒頂切。十一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數竹曰个,數木曰梃。今「銀一锭」亦當作梃。錠,鐙也。
一枚也。數竹曰箇,數木曰梃,銀子曰「一錠、兩錠」者亦=梃。錠義别(錠,鐙也)。
梃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65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71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6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32頁,第9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28頁,第1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03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409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07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177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44頁,第1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31頁,第1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852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899頁【補遺】第1687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487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83頁【崇文】第192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29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241頁,第7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841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572頁,第10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