蜓字详情

tíngㄊㄧㄥˊ
虫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+8713 CJK 基本汉字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虫部

12画

7

13画 (蜓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JTFP

LINKG

IYMB

52141

5767

8249

U 8713

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、横折折撇、捺

蜓字概述

〔蜓〕字拼音是(tíng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蜓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虫、廷”,五行属火。

〔蜓〕字仓颉码是LINKG,五笔是JTFP,四角号码是52141,郑码是IYMB,中文电码是5767,区位码是8249

〔蜓〕字的UNICODE是U+871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579,UTF-32:00008713,UTF-8:E8 9C 93。

〔蜓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2636,属常用字

〔蜓〕字异体字是𧉰𧍿

汉字解释

tíngㄊㄧㄥˊ

基本解释

〔蜻( qīng )~〕见“蜻1”。
〔蝘~〕见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——见[蜻蜓]( qīngtíng 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599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085頁,第13

標點整理本: 第1059頁,第3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徒典切,音殄。玉篇》:蝘蜓。詳蝘字註。

又,《集韻》:唐丁切,音廷 —— 蜻蜓。爾雅・釋蟲》:虰蛭。【註】或曰:卽蜻蛉也。【疏】一名蜻蜓。詳蜻字註。

又,待鼎切,音挺 —— 蜓蚞。爾雅・釋蟲》:蜓蚞,螇螰。見蚞字註。

蝘蜓。集韻》或作𧍿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630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8頁,第27

《爾雅・釋蟲》虰蛭。

謹照原文蛭改蛵。

注解

〔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蜓〕字拼音是tí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廷

〔蜓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íng] ⑴ 〔蜻( qīng )~〕见“蜻1”。⑵ 〔蝘~〕见“蝘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徒典切頁碼441頁,第23

蜓蝘蜓也。从虫廷聲。一曰螾蜓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徒典切頁碼1044頁,第2行,第2

蜓蝘蜓也。從虫廷聲。一曰螾蜓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徒典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2655頁,第4許惟賢1155頁,第5

蜓蝘蜓也。从虫。廷聲。

段注徒典切。古音在十一部。

一曰螾蜓。

段注一曰謂一名也。

蜓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73頁,第14字
2陳昌治本第1123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836頁
4說文校箋第586頁,第15字
5說文考正第524頁,第19字
6說文今釋第1939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3259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651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794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48頁,第23字
11標注說文第562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4632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2870頁【補遺】第17939頁
14通訓定聲第3489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152頁【崇文】第4605頁
16說文句讀第1915頁
17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18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1222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