螫字详情
螫
螫字概述
〔螫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shì、zhē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17画。
〔螫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赦、虫”,五行属-。
〔螫〕字仓颉码是GKLMI,五笔是FOTJ,四角号码是48136,郑码是BNMI,中文电码是5826,区位码是8307。
〔螫〕字的UNICODE是U+87A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731,UTF-32:000087AB,UTF-8:E8 9E AB。
〔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6199。
〔螫〕字异体字是𧋒、𧏅、𧐭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619頁,第1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94頁,第4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68頁,第50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施隻切,音釋。《說文》:蟲行毒也。《詩・周頌》:莫予𦬱蜂,自求辛螫。《史記・淮隂侯傳》:猛虎之猶豫,不如蜂蠆之致螫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盪亡秦之毒螫。
音又,《周禮・山師》〔註〕:螫噬之蟲獸。劉音呼落切。《史記・田儋傳》:蝮螫手則斬手。【索隱註】螫,音臛。
音又,《史記・魏其傳》:有如兩宮螫將軍。張晏讀郝,火各切。
音又,《集韻》式夜切;《唐韻古音》音赦,《韓詩》「自求辛螫」作赦。
义《廣韻》亦作蠚。
注解
〔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螫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ì、zhē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赦、虫。
〔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ì] ⑴ 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动物。㈡ [zhē] ⑴ 义同(一),用于口语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施隻切頁碼第444頁,第20字續丁孫
螫
異體𧐭
蟲行毒也。从虫赦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施隻切頁碼第1049頁,第4行,第3字述
蟲行毒也。從虫赦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施隻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676頁,第4字許惟賢第1164頁,第7字
蟲行毒也。
段注《周頌》曰:自求辛螫。古亦叚奭爲之。《史記》有如㒳宮螫將軍,《漢書》作奭將軍是也。或云䖧音知列切。亦作蜇。
从虫。赦聲。
段注施隻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蟲行毒也,引申為凡行毒之稱。
螫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79頁,第1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33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4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91頁,第1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28頁,第1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956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286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57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814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51頁,第2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67頁,第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672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969頁【補遺】第1795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843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65頁【崇文】第465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31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555頁,第6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52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28頁,第1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