逝字详情
逝
逝字概述
〔逝〕字拼音是(shì),部首是辶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逝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辶、折”,五行属金。
〔逝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折声。本义是去;往。
〔逝〕字仓颉码是YQHL,五笔是RRPK,四角号码是32302,郑码是WDPD,中文电码是6641,区位码是4237。
〔逝〕字的UNICODE是U+901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893,UTF-32:0000901D,UTF-8:E9 80 9D。
〔逝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803,属常用字。
〔逝〕字异体字是䠠、遰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013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58頁,第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42頁,第5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時制切,音誓。《說文》:往也。《增韻》:行也、去也。《詩・魏風》:逝將去女。《楚辭・九歌》:將騰駕兮偕逝。
音又,《正韻》:亡也。《前漢・司馬遷傳》:長逝者魂魄。
义又,發語辭。《詩・邶風》逝不古處,《集韻》或作遞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征例切,音制 —— 義同。或作遰。
音又,叶之列切,音折。《詩・大雅》言不可逝,叶上舌字。
音又,叶食列切,音設。江淹〈傷友賦〉:魂綿昧其若絕,泣縈盈其如;潔嗟妙賞之不留,歎知音之已逝。
注解
〔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逝〕字拼音是shì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折。
〔逝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折声。本义是去;往。
〔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ì] ⑴ 过去,往:~去。~川(逝去的流水,喻过去了的岁月或事物)。光阴易~。“子在川上曰:~者如斯夫!”⑵ 死,多用于对死者的敬意⑶ 同“誓”,表决心之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時制切頁碼第52頁,第17字續丁孫
逝
異體逝
往也。从辵折聲。讀若誓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時制反頁碼第152頁,第2行,第1字述
往也。從辵折聲。讀若誓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時制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80頁,第2字許惟賢第125頁,第4字
逝
往也。
段注《釋詁》、《方言》同。《方言》曰:逝,秦《晉語》也。
从辵。折聲。讀若誓。
段注時制切。十五部。各本篆文不从𣃔艸。非也。
白话解释
逝,往,向……去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折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從辵、折聲,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辵」為義符,表示與行動有關;從「折」為聲符,依《說文》,「折」字本義為「斷也」,與「逝」義無關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逝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00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47頁,第10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2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70頁,第9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65頁,第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22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94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978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339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40頁,第1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70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536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455頁【補遺】第1634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694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50頁【崇文】第59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1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330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81頁,第4字 |